这波“童言童语”真的笑死我了,但童言童语为什么这么好笑呢?-焦点速看
所谓“童言无忌”,人类幼崽总能说出让大人想都想不到的话,轻松突破大人的思维限制,比如: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用发展心理学聊聊“童言无忌”后面的儿童思维特点。
(资料图)
01
小朋友眼中:万物都是活的
在小孩子的眼中,万物都有生命。为什么?因为这样世界对他们来说就更容易理解。
理解这个世界需要感官,还需要抽象思维。感官能帮助我们理解具象的东西,就是那些能用眼睛看到、用手摸到、用耳朵听到、用嘴尝到、用鼻子闻到的东西,比如苹果、照片、泉水声、蛋糕香味。
但对于抽象的东西,就是那些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良心、诚实、逻辑,就要靠抽象思维了。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能力。认知心理学家有一个观点,孩子要在 11、12 岁以后才能说具备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那对于学龄前阶段的孩子来说,能用来理解世界的手段就更加有限了。他们能够依靠的基本就是自己的感官,也就是说他们只能理解感官能体验到的东西。
而对于无法在现实中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他们就无法理解了,因为这需要抽象理解能力。
比如,刚死去的人跟睡着的人看起来很像,但孩子能理解“他睡着了”,但无法理解“他死了”。睡着了是具体的、可以体验的,而死亡是抽象的、无法体验的,所以孩子无法理解死亡这样的抽象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把其他东西看成是跟自己一样有生命的,就让世界变得更容易理解了。在萌娃眼里,自己有什么感觉,其他东西也就会有什么感觉,于是这个世界就很好预测和把握了。
所以,如果一个小萌娃问你:“桌子有没有腿?”,你可能会想“你不是看见桌子有腿吗?”而萌娃想的则是:“那它为什么不走路呢?”
02
小朋友最擅长“以己度人”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象自己站在别人的角度会看到什么、会得出什么结论。
这种心理活动对大人或大孩子来说是频繁而自然进行的,频繁而自然到连我们自己都经常意识不到。所以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其他人都这样做。但其实这个能力很高级,并非人天生就有。
孩子小时候这个能力是很差的,他们往往只能站在自我的角度看世界,而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就像上面那个让老师来讲自己梦里情景的小孩子。
可以说,小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这不是成人世界里的自私,而是一种认知能力不够成熟导致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成人和小孩子之间的这种能力差异经常会产生喜剧效果。
有一位爸爸就因为不了解孩子这种思维方式而吃了哑巴亏。他本来想逗孩子,一边用手拍打自己的脸,一边对孩子说“打自己”,想让孩子模仿自己。可结果,孩子反手就给了爸爸一巴掌,然后哈哈大笑。
这位爸爸不知道,孩子要能站在爸爸的角度思考“你像我这样打自己”,才能像他期望的那样做,但孩子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想“爸爸让我像他这样打他”。
03
小朋友不知道想法是隐秘的
孩子的坦诚总会出乎大人的意料。孩子为什么不会把得罪人的大实话藏在肚子里呢?
三四岁以前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隐秘的,以为每个人了解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他们还不知道人和人的想法互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想法。
他们以为自己心里的想法即使自己不说,其他人也知道,因此他们从不撒谎。即使到了三四岁以后学会撒谎,孩子猜测他人内心意图和目的的能力也还需要不断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说出很多让大人意想不到的话,就像开头那个三岁女孩以为爸爸跟她讲小时候挨饿的事是为了解释为什么来家里吃饭。
04
小朋友没有成见
类似的还有:一位爸爸带孩子玩。爸爸把一把小铲子插到土里,对孩子说:“我插进去,你把它拔出来。”孩子拔了下没拔动。爸爸就说:“你摇一摇,摇松了就好拔了。”孩子听了看看爸爸,然后站起身来开始摇晃自己的身子。
我们能够准确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日常事务要归功于大脑的一种能力,就是生成很多“内隐知识”。
所谓内隐知识,就是那些你以为理所当然知道的知识。比如,当我们听到那位爸爸说“你先摇一下”的时候,我们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说的是摇一下当下正在谈论的铲子,而不是摇一下我们自己。
实际上,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已经生成了很多脚本来支撑日常生活,比如见陌生人见朋友见师长该怎么做,到超市怎么买东西,进餐馆吃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等。
这些脚本都是我们的内隐知识,它帮助我们“自动”地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自己意识不到我们已经做出了选择。
但小孩子还没有形成这些脚本,所以他们要依靠非常有限的生活经验来做选择,自然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除了上面那些特点,孩子对世界的理解跟大人还有很多不同,表现出来都能承包大人的笑点,比如:
妈妈问孩子:“大的好,还是小的好?”孩子说:“大的好。”妈妈又问:“那你长大是当大坏蛋还是小坏蛋?”孩子说:“当大坏蛋。”
小孩子的思维是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在他们的眼里,事情只能分为两个极端。所以,小小的他们像是教条主义者,常常要维护一种极端的规则,而不懂在现实中的通融和变化。
童言无忌给我们带来欢乐,也提醒我们:孩子不是小大人。我们不能以大人的观点和想法来评价孩子,更不能揠苗助长,不妨让我们一边欣赏这些童真童趣,一边静待花开吧。
作者|王琳 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学硕士 主攻儿童与家庭研究
审核|唐义诚北京中科普心理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