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调研】山东白糖及替代品产业链调研(四)
往期回顾
调研背景
调研路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调研信息
8、多家白糖贸易商企业
●上下倒挂的困局
产区价格高企,下游中小企业需求疲软、接货动力不足,叠加预拌粉的替代,促使了上下游价格倒挂的格局。
据悉,今年下游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普遍终端企业都是随采随用、谨慎拿货。其中,较大的终端企业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而中小型企业需求则有所萎缩。中小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选择廉价的预拌粉(折糖价较白糖便宜500元/吨)替代白糖,对白糖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预拌粉的采购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采购在保税区中加工的预拌粉(在中有详细描述),由于原材料(进口糖)的不足,目前预拌粉加工厂产能利用率有限,新建门槛较高,且进一步扩张空间不足;另一种则是采购在泰国已加工好的预拌粉,此类预拌粉加工厂的建设及产品出口至中国需较高的门槛和渠道,因此短期内进一步扩张可能性较低。
●加工糖厂点价难
进口成本倒挂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据此次调研获悉,虽然内外倒挂至2021年已开始,但是实际上2021年-2022年加工糖厂普遍不亏钱甚至赚钱,具体原因如下:
(1)2021年-2022年进口利润倒挂并不是持续性的,只要进口成本转正,那么加工糖厂就会有点价的机会;
(2)汇率差异,根据测算,汇率每相差0.1,那么进口成本差异则会相差100元/吨。据悉,对于大型加工糖企业而言,锁汇操作较为普遍;
(3)买卖价格差异。虽然目前外盘价格为24美分/磅,但是在春节前,美糖曾有19美分/磅的价格,据悉,部分企业在该价位有进口原糖,虽然在当时来看,进口成本是严重亏损的,但是在内外价格高企的今天,若加工糖企业用该批原糖加工白糖并售出,那么此时的盈利是非常可观的。(在中有详细描述原糖相关情况)
不过今年的情况与往年较为不同,因为今年原糖价格持续上行,并没有回调、给加工糖企业点价的机会,导致买船数量整体偏少。据悉,预计今年600 万吨原糖进口许可或将维持不变,去年原糖进口量调减的糖厂许可额度会被发给其他糖厂(为了维持许可证发放的延续,加工糖厂将会尽可能的进满许可额度)。据悉,国内加工糖企业主要点价的合约为07合约,即使亏本也会选择进口。与此同时,国内加工糖企业也在不断调高点价的心理价位,由19-19.5美分/磅一直到现在的 22 美分/磅左右。
●上中下游矛盾点
目前,上游糖厂已售卖超过50%白糖,而下游需求疲软、拿货谨慎,且目前市面上21/22年陈糖仍有库存(报价6000元/吨左右),说明实际消费并不理想。中游方面,据悉,中小型贸易商库存较去年基本持平(下游接货意愿不足,贸易商怕轮库亏损),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白糖在大型经销商手中居多,因此需警惕盘面价格大涨,现货涌出的风险。